个体天花板

b177e1039248b045c523597451001295 (1).jpeg

作为普通人,我们单位创造的价值其实很有限,导致我们的收益就有限。普通人其实可以算得出这辈子能赚多少钱,也就是天花板是可以看得到的,而我们想要突破天花板,那么就需要从其他地方寻找。

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80后的父辈,年轻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水平,但现在回头去看,买房和没买房的差别就大多了,而他们很多人的收入一辈子也没有赶上房子的涨幅,相对工资收入来说,房产带来的收入是指数级的。

普通人赚钱往往是线性的,一点点增长,如果遇到点事情,很有可能变负增长,所谓“一病返贫”。可以说单纯打工的收益偏小,而风险巨大。而那些所谓的中年危机,就是在因为增长不够快,导致到一定年龄段,收入远远覆盖不了支出,甚至负收入,所以才危机了。

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作为普通人,我们其实不应该去选择成熟的公司,特别是那种加班特别严重(耽误时间)的工作,因为实际上你再忙,个体能创造的价值非常有限,市场格局一旦固定,代表各种坑都被占满了,利润空间就非常有限。

我一直认为,年轻的时候,应该去创业一次,或是加入一家创业公司。因为年轻的时候,我们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大,犯错了以后,后面还有机会翻盘,连褚时健都能重新创业,年轻人为啥不行呢?

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,个体创业的成本更低,但收益却可能是无限大。

当然,不是说建议大家去创业,毕竟创业九死一生,特别是对普通人来说,更加困难,而是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去做,找到自己的兴趣点,以及潜在的市场价值,去努力一把。

另外一个风险极小,收益可能无限的事情,就是学习,现在很多996,不仅把身体搞垮,而且让人都没有时间去阅读(学习),最终个人会被困在“某个公司”,或是某个行业特定的岗位而“出不来”,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,黯然被淘汰。

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,在努力工作赚钱的同时,努力往外去探一探,寻找下其他可能指数增长的机会,而不是一味的上班工作,美名其曰敬业,敬业当然是好的,但如果突破不了,就应该尽早为自己的人生负责,敬自己的人生的“业”。

注: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倾向于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,我也不例外,请不要完全相信我写的,请独立思考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