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够六个月的现金

20200204025153rosa16.jpg

这是巴菲特过去十年的现金储备

现在看老爷子真是聪明,在经济上行的时候储蓄,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拿钱来“买东西”

对应到个人就是,在经济能力好的时候(通常是年轻时期),应该有储蓄的习惯,才能在年老可以应急。

然而现在媒体上天天渲染大家买买买,过好生活其实没错,月光也没错;错的很多人的资金来源不可持续,今天把十块钱花了,明天就得去公司让领导虐十块钱的才能赚回来,还天天嚷着岁月静好,其实非常扯,当然更主要是我国不像欧美发达国家,有好的保障制度,我们这边一旦出现问题,所有的事情基本都需要靠自己承担。

在90年代国企下岗以及03年非典,那时候正是我们父母那一代经历的突发事件,那时候他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,但当年中国经济正在起飞,所以就业机会多,虽然国企下岗但可以下海做生意。而在我们这代,经济开始下行,房价高企,一些人还是掏空六个口袋买的房子,一旦出现变故,后果难以想象。

对于个人来说,了解自己的现金流,以及未来的预期其实很重要,而记账这个手段就是了解自己平时的花费以及收入的最佳方式。

20200204030917rosa27.jpg

我从2012年开始记账,到现在已经有7年多,记账带给我的好处其实很多,一来就是了解自己消费,重新审视那些对自己用处不大的支出,会更注重生活品质,而不会去瞎买东西,把钱花在对自己有用,比如买书上面;二来了解自己的收入渠道,收入过于单一,在遇到突发事件往往难以应对,所以对于建立多收入来源有更清晰的认识。

对自己的消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,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储蓄足够的备用金,正常的说法是,每个人/家庭都应该存够满足六个月支出所需的现金。也就是通过记账了解自己支出情况,然后计算出每个月需要支出多少基本费用,接着在每个月有收入之后,要强制把储蓄一部分的钱来当做备用金,可以是每个月的1/3工资,这个不能太少,也不用太多影响每个月的生活。

通常情况下,我们会认为先消费,然后把剩下的钱存下来,其实正确的理财观念应该是先储蓄,然后再在剩下的钱中做合理的消费,因为消费是无止境的,不管多有钱,都能花完,所以只有先储蓄后,才能限制支出的费用。

当然储蓄的作用,还在于像巴菲特这样的,经济不好的时候,通常很多东西都很便宜,这时候可以把储蓄拿出来投资,然后等投资品上涨之后,再择时慢慢卖掉换取现金。

注: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倾向于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,我也不例外,请不要完全相信我写的,请独立思考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