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的几个概念

5159b3b807b9ecc9f5a3148ae378a994 (1).jpg

孟岩在《投资第一课》中,其实更多的是强调投资的“术”,把投资的几个概念讲得明明白白,让用户可以理解投资,并去实践,可以说这是一本想做投资的人的第一本入门必备书。

先说结论,对于普通投资者,长期投资指数基金,并以定投的方式,每月定期投入是最有效最能获利的方法。

投资首先要明白,你投资后说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。

个人觉得这也是投资防骗的第一条原则,即我们应该明白,当我们的钱拿去投资,那么投资收益的钱是从哪里来?“人类利用自然资源、投入智慧和劳动、发展科学技术,创造出巨大的财富,其中很大一部分,是以公司为单位创造的。知道了钱是从哪里的来的时候,我们就要明白,当我们投资一个公司或是产品的时候,我们应该去关心,这个钱到底被放在哪里了,其获得回报的来源到底是什么,是否符合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常识。”用大白话讲就是,投资一家公司,这家靠的是生产产品,卖给消费者,进而获利,还是仅仅通过后来投资者的收益来给前面的投资者分红。特别是那种长期分红的高额分红的企业更应该警惕,因为不管是哪个公司都会面临着经济周期、企业盈利周期等客观因素,因为企业产品产品到最终产生利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,而且企业高额利润也很可能在某段时间迎来新的竞争者,那么企业的利润一定会受影响,所以长期而且高额的分红的企业不能说没有,只是说99%是一个坑。

典型的例子就是,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,深圳鼎益丰事件. 如果你感兴趣,可以翻Q看下 [鼎益丰聊天群],在里面有些人其实已经意识到问题,问到“老鼎是做什么产业的”以及“它投资了什么项目,能有那么高收益”。这其实就是在问,到底这家公司生产了什么产品,能有如此高的收益?如果你发现一家公司卖的产品并不被市场喜欢,或是你压根就看不懂,很可能并不是因为这家公司有多厉害,而是他很可能拿着后来投资的钱给前面投资分红。实际上就是庞氏骗局.

0e9f26e651207e373ab42721798176b7 (1).jpg

3083d3f2e11a8795dffeaf5019dd7b81 (1).jpg

回到本书,投资方式中哪种回报最高。

其实是股票,购买股票其实就是购买了公司的一个所有权。而“公司这种组织形式,天然带有一些经济上的优势。比如某个消费品牌很受欢迎,它便可以随着通货膨胀,提高自己的产品售价,甚至可以每年提价两次到三次。公司还享有规模化带来的优势,假设某企业一年的销售额是1个亿,利润是1000万,随着规模扩大、效率提升,当它的销售额达到2亿时,成本可能只是从9000万变成1亿7000万,这样一来,利润就是3000万。收入增加一倍,利润却增长两倍,这在商业领域被称为经营杠杆。所以,公司的经济增速可以比社会整体经济增速更快。”,第二个很重要的点是,“与黄金、石油甚至房产不同,上市公司,尤其是优秀的上市公司可以依靠人的智慧、勤奋和勇气,‘主动’获取更多价值。比如在过去十年中崛起的中外各家互联网公司,都是凭借创始团队的聪明、才智及不懈努力,依托一个伟大时代脱颖而出的。论及回报,一家卓越公司自然要比社会平均回报高出许多。所以即使我们持有的不是个股仅是指数,也能够享受到这种红利。但像房子或黄金这种资产,你很难说人们通过‘发挥才智拼命盖房’或‘努力挖金子’创造更多价值,即便能,也是相对缓慢、效率更低的。”

既然股票是最赚钱的方式,为什么大部分的股民不赚钱。

股价有两个因素决定,一个是公司的内在价值,一个是公司估值。内在价值投资者是难以看到的,它隐藏在公司中,隐藏在经济里。而作为一个人,其实没有直接感知事物价格的能力,绝大多数人是无法给市场、企业或是股票正确的价格。另一方面,在股票市场中公司也存在另外一个“公司估值”,这个往往是主观的,投资者的情绪会被市场的其他参与者影响,在贪婪和恐惧中切换,而进一步对公司的估值产生错误的“估价”。

那么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应该是多少?

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以及事例说明,投资股票的时候,我们实际上是在投资这个国家相对规模较大、盈利能力较强、活力也比较旺盛的一系列公司。所以,总体而言,如果将GDP增速理解为“大小所有企业增长速度的均值”,那么投资到运营水平更高的企业也会获得一些超额收益。以经验论,8%-10%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比较合理的预期,最厉害的巴菲特投资收益率其实也在12%左右。当然更重要的是,在霍华德马克斯的著作《周期:投资机会、风险、态度和市场周期》中曾提到:1970年至2016年间,美国股市的平均回报率是10%,但在这四十七年中,股市回报只有三年落在8%-12%这个区间。而对于中国股市来说,这种每年回报大幅偏离长期平均值的现象,其实更加普遍,所以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坚持长期投资的原因。

投资多久才算长期?

在《股市长线法宝》一书中,计算了在1802年到2012年者两百年时间内,于任意时间点持有股票和债券的收益情况。1、从任意时点开始,持有大盘股一年,最佳收益可以在66.6%,最差可以时-38.6%,上下波动极大;可如果将持有时限拉长到五年,继续拉长到二十、三十年,股票的收益率就越来越趋近于之前讲到的长期收益率:10%左右(含通胀)。2、不过更有意思的是,当时间拉长到十年以上这个区间,持有股票的最差收益率,已经开始比持有债券和短期国债更高了。持有二十年以上,你可以获得的最差收益率也是正的。3、A股没有美股这么长的历史数据,但不妨做一番类似的研究。我们选取万得全A指数,针对2005年1月1日到2020年10月19日这十五年的数据进行分析。得到的结果是,在任意一个时点持有8.75年以上,都可以获得正收益。如果将获得的正收益的概率从100%放宽到80%,最短的持有周期会下降到4.83年,这个数据甚至比美股还要好。

为了长期投资,我们必须做资产配置。

你不能把所有的钱投入到股票市场,一旦跌了,你又没有闲钱用于生活,那么你就不得不亏损卖股票,这时候亏损就从账面损失变成了真损失了。所以资产配置很重要。除了房子刚需外,就需要有一份金融资产配置,这里又需要分为四笔钱,保险保障、活钱管理、稳健理财、长期投资。顾名思义,它们分别对应着保险保障的钱(保险),短期要用的活钱(现金/货币基金)、中短期需要稳健增值的钱(债券),以及长期可以用来做高风险投资的钱(股票之类的)。

制定一份长期的资产投资策略。最简单的策略是,来自本杰明格雷厄姆,同时配置一定比率的股票和债券,并且债券的比例不能低于25%。因为,大多数情况下,股票和债券不是同涨同跌的。因此,同时配置这两种资产,能够有效降低资产组合的波动。更重要的是,持有一定比例的债券,能够帮助我们在类似2018年大熊市时心中有底,自己还有弹药,不至于卖光手中的股票。格雷厄姆建议,股债的比例最多不要超过75:25,最少也不要低于25:75,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,50:50比较合适.

格雷厄姆的另一个建议是,再平衡。简单来说,假如我们最初将股票和债券的比例设置为75:25,由于股票和债券会涨跌波动,一段时间以后,这个比例就不再是最初的设置了。比如股票涨得比较快,这一比例变成了80:20。这时,你可以卖掉5%股票,换成债券资产,把资产组合中的股债比例恢复为75:25,这种做法就是再平衡。

如何选择资产,对普通人来说,就是指数基金,对应的是股市中最好的几家头部公司的集合,这些公司其实也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,由于整个世界其实是发展的,所以普通人通过长期的投资,就可以享受整个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,最有效的策略就是每月定期投入。

最后,来讲讲为什么要做投资。

书中提到一个故事,一名普通的秘书,尽管收入平平、收入微薄,但在超过80年的复利的情况下,最终的富有程度远远超过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,智商超全的职业投资人,除了投资之外,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这样的故事?

投资是一个对“心”的磨练过程,其实是在审视我们于世界的关系,与自己的关系,与他人,以及与金钱的关系。而投资成功,是我们变成更好的人之后的自然结果。

注: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倾向于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,我也不例外,请不要完全相信我写的,请独立思考..